11月11日23時18分09秒,2018天貓“雙11”當日物流訂單量突破10億大關,10年來強勁增長3800多倍。這是一個歷史性的跨越,宣告中國快遞業務量進入一天10億的新時代,顯現出中國商業的巨大活力和強勁的消費信心。

今天的峰值就是明天的常態。從一天10億個包裹到未來每天10億個包裹,單靠任何一個物流企業都無法承接,攜手建設國家智能物流骨干網成為必然。
物流進入新時代
“我們很快會面臨一天10億個包裹。”在2017年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,時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就預見性地提出“一個小目標”。他多次表示,中國很快會面臨一天10億個包裹的挑戰。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張勇此前也表示,中國已經實現了一周10億個包裹,一天10億個包裹還會遠嗎?“不久的將來,大家一定會看到每天10億個包裹平靜如水地在每一天發生。”
今天,馬云和張勇的一天10億個包裹的預言成為現實。10年來,天貓“雙11”物流訂單從26萬個起步,增長3800多倍,大步跨過10億關口,創造了世界新紀錄、行業新奇跡。這也標志著菜鳥智能物流骨干網正式進入10億新時代。
10億物流訂單大致相當于美國20天的包裹量、英國4個月的包裹量。但在中國,創造這個數字只需要天貓在“雙11”這一天。10億個包裹也相當于中國2006年全年的快遞業務量。這些包裹連接起來,長度足以繞地球赤道7圈多。
天貓“雙11”物流訂單的連年高速增長也是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縮影。一天10億這個數字背后,是全球品牌商家、消費者參與的商業奧運會,是中國商業活力和消費信心的強勁展示。
一天10億個物流訂單也是全球物流業緊密協同的里程碑。天貓“雙11”期間,全球100多個物流合作伙伴與菜鳥網絡并肩作戰。近30個國家和地區的郵政、快遞公司與菜鳥進行了物流詳情直接鏈接,近20個國家和地區的倉庫使用菜鳥生態的倉庫系統,紛紛進行數字化升級。全球各地的郵政系統動用了20萬名快遞員為天貓“雙11”提供專門保障。馬來西亞、泰國等地的海關按照新的標準進行流程提升,平均通關提前3~5天。
業內人士認為,一天10億包裹是智能物流骨干網吹響的沖鋒號。全行業正緊密協同,把物流要素連接在一起,形成智慧、協同、綠色、面向全球化的智能物流骨干網,加快實現“全國24小時,全球72小時必達”。
進口清關效率大幅提升
在海關總署和菜鳥網絡的共同努力下,截至11月11日上午9時01分,“雙11”進口訂單的清關量快速突破1000萬單,比去年快了十個半小時,智能物流骨干網再度創下了“秒級通關”新紀錄。
特別是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舉行的帶動作用下,全球各地、各企業和品牌商家紛紛匯聚中國市場,也帶動天貓“雙11”進口訂單量快速攀升。菜鳥網絡的最新數據顯示,2018年天貓“雙11”開場4小時50分鐘,進口訂單清關量就突破500萬單,比去年同期提速3小時18分,比2016年快了52個小時。2017年天貓“雙11”進口清關500萬單花了8小時8分,2016年則花了57個小時。
11月11日上午9時01分,天貓“雙11”進口訂單清關量快速突破1000萬單,紀錄的刷新離不開創新的監管模式。今年,海關總署與菜鳥網絡推出了“中樞直聯”模式,將部分通關數據交由海關總署處理,分擔各屬地壓力,在“省道”的基礎上拓寬“國道”,做到了秒級響應。
雙方也在今年延續了共同壓力測試的傳統,累計共投入數百名技術人員,多次模擬“雙11”通關場景,反復測試系統性能,并對系統進行智能化升級改造,確保“雙11”期間產生的數據洪峰能安然過境。
僅在杭州海關,通過菜鳥網絡處理的“雙11”物流訂單就達到八成左右。這些商品的“秒級通關”能直接提升消費者的購物體驗。
天貓“雙11”跨境物流的大幅提速也顯示了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溢出效應。在與海關總署推進“秒級通關”的同時,菜鳥今年還投入了超過100萬平方米的保稅倉,構建起中國第一大保稅物流網絡。全球好貨被分別存放在國內10個口岸,將在天貓“雙11”期間快速送達千家萬戶。